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美国法院求职之路 正文

美国法院求职之路

来源:鄂尔多斯市某某美容美发设备有限公司 编辑:探索 时间:2024-12-01 10:27:56

编者按:本文通过采访问答的美国形式向我们分享了作者在美国求职法院的经历,包括求职前的法院简历准备以及求职方向的调整、法院的求职盘锦市某某化品运营部运作架构及工作经历、对法学生的美国择业建议。希望对想要去法院工作的法院同学有所帮助。

个人简介


马明荟,求职2017级内蒙古财经大学知识产权本科,美国Emory University LLM。法院

目前就职于美国州法院(Trial Court),求职担任Law Clerk一职。美国

一、法院简历投递经验谈

Q1:刚开始求职一般都会存在很多误区,求职在第一份正式工作前,美国您大概做了怎样的法院投递前准备?您可以描述一下刚开始投递时的情况吗?

我找工作是从LLM第二学期开始的,这里可以简称为“定向投递”阶段。求职初期投递时想法比较稚嫩,感觉自己比较能掌握主导权、选择权,希望可以找到更加对口的工作。因此,我从Indeed、LinkedIn等求职平台或者例如 “美律苗”等公众号群聊中获得信息,筛选了与专业类似的工作岗位,进行了上百份的海投。我也会在投递时结合本科专业(IP专业),并且会在投递前背调一些我比较关注的岗位基本信息,例如工作地点的地理位置如何,又例如雇主的工作语言是否包含普通话、业务是否有中国业务等。我的第一个Offer就是通过微信群聊找的——一个移民律所。但是这家律所要求我先做三个月的Unpaid Intern(无薪实习)作为“试用期”,但是后来薪资方面也没有谈拢,所以仔细考虑后我放弃了这个Offer。

在随后的海投阶段,我也逐渐学到了很多。例如,不要在入职前浪费时间想未来入职后的事情,而是应当把雇主当作毫无干系的人来进行全面考量等。除此之外,盘锦市某某化品运营部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岗位筛选期间加强同侪沟通,例如多参加学校举办的Career Fair,这是了解当地基本找工情况/文化的好机会,又例如找前辈约Coffee Chat等。我个人偏好频繁地参加一些交流会。Coffee Chat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渠道。我曾经通过Coffee Chat和当地的IP律师沟通如何在简历上强调自己的优势,这位律师也和我讲了很多可靠的简历投递方式,还告诉我如何去寻找特定法律领域的社交团体,例如论坛之类的地方。

总而言之,求职稚嫩期真的很需要和身边人多多交流。求职时遇到邮件索照、面试问题奇怪、工作形式不妥等方面的问题时,可以提高提防心,而不是认为自己刚刚进入职场就应该一味迁就。

Q2:之前和您的接触中了解到您比较推崇多样化发展!请问您脱离了求职稚嫩期后,又是如何修正求职方向的呢?

法院这份工作是我第二轮广泛投递时找到的,也就是我的“不定向投递”阶段。不同于之前疯狂找IP方向律所工作,我在“不定项投递”阶段开始把各种方向的、各种职位(例如legal assistant/paralegal/law clerk)都列入考虑范围,投递了上千份简历。同时我也参加了更多的求职交流会、招聘分享会等,并且打破边界,开始了解其他行业的求职经验。事实证明,我的这种努力并不是无用功。在一次Career Fair上我真正意识到了我应当如何准备面试。这次Career Fair是一位理工科学长举办的。因为当时正好在找工作,我就抱着凑热闹和学习的双重心态去了。出乎我意料的是,当时分享找工经验和申请PhD经验的学长学姐讲的都非常干货。他们讲了如何想办法让自己的简历通过AI关,如何根据Amazon Leadership Principles(亚马逊领导力原则)回答面试问题。所以,我认为打破边界、多去学习总是没有坏处的。

此外,我也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正式工作经验的法学生,读完LLM留在美国其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Native Speaker相比,我语言不行;和JD相比,我知识储备不够,对美国法律也不够了解。所以只能通过不走捷径地输入,比如大量阅读(虽然我的输入也寥寥无几)。我在法学院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参加法学院的讲座。这些讲座的嘉宾都是不同执业领域的律师、教授或者法官,我听过的讲座有关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Gun Control(枪支管控)、Energy Law(能源法)、M&A(企业并购)、IP Law(知识产权法)、Civil Procedure(民诉法)等。讲座嘉宾一般都会通过自己的视角去分享自己作为一个律师或者法官的工作内容,以及自己作为教授的研究内容,这些分享内容有概率会为我的求职面试前检索提供更直接的答案。当然,法学院的机会不止这些,我甚至在与学院的Therapy Dog(用以抚慰学生的期末周限定治疗犬)互动时偶遇做IP Law的前辈,获得过一次内推机会。

同时,持续不断的投递也让我积累了很多面试经验,因为面试机会毕竟总是会随着简历投递总数的增多而增多的。由于我投简历太海了,甚至投到了State Attorney(州检察官,以下简称SA)的Office。我已经不太记得我当时面试的职位了,只记得当时收到面试时间确认邮件时,给我发邮件的人是他的助理(Legal Assistant)。她在邮件的末尾处告诉我说,我可以提前检索一下他们Office的相关信息。但是我当时很茫然,根本不知道具体应该检索什么,就只看了这位SA的LinkedIn以及他办公室网站的个人主页。我还在Google搜索到了一封类似于律师函的Letter,不过因为当时我不知道那封Letter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也就只是大致看了一下。第二天面试的时候这位SA和他的助理一起面试我。SA问完一些常规的问题以后,这位助理果然问到了邮件里提及的检索问题,当时我瞬间就傻了。我不知所云地云了云,就知道这个面试凉了。在这次面试冲击后,我开始认真复盘我在此之前参加的每一个面试中被问到的问题,并把我能想到的问题都列下来跟朋友一起讨论,还去看了很多YouTube上讲解面试的视频,依此准备我应该如何回答。这样久而久之,也就把一般的面试问题都覆盖在射程范围内了。

Q3:那么你又是如何找到现在这份法院工作的呢?

真正找到目前这份工作还是有些突然的!虽然已经积攒到了很多求职经验,但是由于屡屡无果,我其实已经准备打道回府了。没想到在我开始看回国的机票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我接到了法院面试的电话。因为觉得和一位法官聊天的机会很宝贵,那次面试前我准备了超多问题想请教法官,但是实际面试过程并没有用上,因为法官一直在不断向我抛出问题,随即就说愿意让我来试一下。后来我入职后看了法官的日程表,结果发现我其实是唯一的面试者。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我简历稚嫩,投递方式也存在瑕疵,如今能找到这份工作也是有一定缘分加持的。当时找工作已经有些精疲力竭,经常是白天狂投简历、晚上沉浸式emo。不过好在最后努力都没有白费,坚持也是一种力量。

二、法院工作二三事


Q4:可以请您介绍一下所就职法院的基本运作架构吗?不同岗位之间的差异又是如何的呢?

州法院的基本架构取决于所在州,所以这里我可以浅显地介绍一下我日常会有交集的职务人员。我理解的职务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法律相关的,可以理解为法官、检察官、辩护人及其专业事务辅助人员,例如Public Defender(公设辩护人,以下简称PD)、District Attorney(地方检察官,以下简称DA)、Law Clerk(法官助理)和法官。由于宪法规定了重罪被告的right to counsel(每个州的宪法权利会有细微差异,这里笼统地表达一下),法院会为经济困难的重罪被告指定辩护人,即PD。PD作为辩护律师就要频繁见客户、上庭,所以对口语和听力的挑战比较大一些。负责控诉的DA亦是如此。我目前就职的Law Clerk岗位主要是帮助法官写裁定、做检索,工作时法官会给我讲他曾经办过的案子,以及自己做律师时是如何制定诉讼策略的。所以在我看来,Law Clerk能够学习“法官思维”的机会还是不少的。

第二个方向是助理类、文职类的,可以理解为行政事务辅助人员,例如Legal Assistant(法官助理,亦称呼为Judicial Assistant/Legal Secretary)、Court Clerk(法庭书记员)、Court Reporter(法庭记录员)等。Legal Secretary是秘书类工作,负责接电话、安排日程、帮助打印复印、负责法官办公室的建档等工作,工作时需要和法官极近距离沟通,且需要和来签order的各路执法人员交流,所以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Court Clerk工作内容则以案件管理为主,其职责虽然不涉及太多实质性的法律内容,但是我们这边的法院是需要Court Clerk和法官一起出庭参加听证会,并且协助法官及时调取案件记录之类的。

Q5:在法院工作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人与事可以分享吗?

我所在的是州法院的一个“Trial Court”(可以理解为初审法院)。顾名思义,这里会有很多的庭审,能够看到律师们如何询问证人等在庭审中的表现。我接触到的都是与违反州法律相关的刑事案件(毕竟民事案件很多都会和解),有意思的案件还是非常多的。

比如有的人在缓刑(probation)期间违反条款,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法官面前请求法官再给他一次机会。有一次法官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坐在被告席便发问道,“Sir,我记得你是谁,你这次为什么又回来了?”被告回答:“对不起法官,我当时很悲伤,也很tired,所以才又犯了错。”法官又问:“Sir,我也很tired,我看到你一次一次回来我也感到很疲惫。Are you learning your lessons(你真的有在反思吗)?”随后法官听完检察官和公设辩护人的辩解以后,叹了口气说,“这次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你下次再违反缓刑的规定,我就会撤销你的缓刑,你将会去监狱里服刑,去那里learn your lessons(做反思)。”再比如,最近我还在和法官做一个帮派案件,被告是帮派成员。他的律师借专家证人之口,给陪审团讲述了一些“道上的规矩”,依此来论证被告“恪守”“道上的规矩”,没有动机去犯罪,让我感觉很有意思。

Q6:的确是比较有趣的见闻!那么从法科生角度而言,您认为法院工作带给了您怎样的收获呢?可以举一些例子分享一下吗?

在法院的见闻让我见识到了更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我协助过一个地役权案件,那次案件处理让我对法官考量案件的全面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当时该案的被告交了一个简易判决动议(Motion for Summary Judgement),即,被告认为本案事实无争议,无需庭审就可以作出判决。我在听证会之后开始读材料、做检索,发现这个案子确有事实争议故动议需要驳回,就跟法官汇报了我的思考结果。但汇报后法官只是说考虑一下,便再无回音。事件过去很久之后我主动向法官询问案件进展,结果发现法官并没有从案件事实和法律分析下手。当时他拿出一张彩印的地图,并指着地图上一块相对光秃的地方说:“如果被告能够把这里的几棵树砍掉,然后修一条小路,他就不用路过原告的土地了,也就不必就地役权进行辩论了。”这件小小的事情给了我大大的震撼——我一开始便只认为我仅能通过分析案件事实、进行法律检索来考虑,而见惯了各种案件解决方式的法官早早早早就“next level”了。

当然从庭辩方面来讲,在庭审或者听证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见闻。比如我刚刚去入职的时候,有一个正在监狱里的人提交了Habeas Corpus Petition(人身保护令),称他的宪法权利受到了侵犯。几年前,他因为抢劫和谋杀被判入狱,即使曾经上诉也并未翻案。在提交人身保护令申请时,他从本州最大的律所之一找来了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刑辩律师,又从纽约请来了一位律师、从当地某机构请来了一位律师,还找了两位较为年轻的律师(共五名律师)。除此之外,他还从纽约请来了一位专家证人。这样多元的律师团队让我在整个听证的过程中很直观地见识到了不同律师的风格。随后我处理的案件再也没有这么豪华的团队阵容。

三、法科生路径推荐


Q7:对于LLM法科生择业方面,您有什么其他发展路径可以推荐吗?或者有什么感悟、寄语可以分享给大家?

我觉得中心思想就一个:多去探索。我有的时候可能无意间瞄到的一个东西,仔细看一下,在过去之后的几天一定会派上用场。比如说一些名词、一些特别生僻的术语。所以我觉得多去探索、多去留心观察是必要的。其次就是拥有苦中作乐的心态——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好多同学可能总是会在心里暗暗发问“我毕业之后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但是我觉得生活不止眼前的签证,也不止诉讼/非诉、A法/B法的选择,人生的路其实还是非常广阔的,我们的每一步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法学民工,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都是凡人,谁也不知道上帝给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剧本。

对于初期求职,还是要多听前辈讲座、避免被刻板印象束缚,善于了解不同领域的信息。毕竟“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在经过一些训练后,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积极的学习心态,都会得到一定的收获。就我自身来讲,不论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定向投递”阶段,还是开始不断拓宽求职范围的“不定向投递”阶段,其实都是我不断了解自己、选定自我发展方向的学习过程。所以大家在求职过程中不要固步自封,更不必工作焦虑过重。因为其实路途很广阔,从法律学习、法律求职中习得的知识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对自己有益,不同的人生选择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最后就是尽量不要去圈在自己的一个小圈子里,产生一些轻视其他人的工作或选择之类的想法。毕竟什么事都有“真香定律”,在我们没有特别了解之前,不要轻易去给任何人下结论,包括自己。

不知道前段时间你有没有刷到过卞瑞英,一位中国健美运动员。三十八岁的她最近拿了一个很大的奖,虽然止步于亚军,但也非常厉害。当时获奖之后,她发了一个图文说:“时光终不负我。”这句话让我特别有感触。我觉得所有的东西最后都会得到一些回报,哪怕不得到一些有形的回报,但是可能我们已经置身于一些自己感受不到的回报之中了。我觉得这句话对我来说挺有影响力的,在这里也送给正在努力的大家。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1.长期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

课题申报、结项经验;

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

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

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

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

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赐稿邮箱:qmfmbjb@163.com。稿酬等详情信息请见:


本文责编 ✎小贤

本期编辑 ✎小贤

法学学术、热点争鸣、交叉学科,请认准“青苗法鸣”微信公众号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0.2279s , 8866.03125 kb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美国法院求职之路,鄂尔多斯市某某美容美发设备有限公司  

sitemap

Top